温暖之家 ครอบครัวอบอุ่น

序言   温暖之家》是一本备受欢迎的书籍,该书搜集了法身寺副住持施命师父从公元1979年至今,每个星期天在法身寺国际法身堂,有关家人相处之道的开示。法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精确地说明了佛陀的教法,使得听众能够清楚地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此书原著为泰语本,出版后普遍受到好评,故而2008年被遴选为第二届世界和平道德会考(World-Pec)的指定参考用书,有英语、华语、日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近十种译本。因此,该书的字字句句已被全世界所有与试者认真地阅读过,并且尝试应用在家庭生活中,而年龄最长者为九十四岁,最小者则仅有五岁。综合以上,本书可说是一本广受世人喜爱及有口皆碑的好书。   为了提高本书的可读性与适用性,今配合华人不同的风土民情与语言使用习惯,增添了部份说明与实例。但再版之《温暖之家》华语本大体上还是以原书为主要内容,主要是添加了「八正道」在日常生活的修习方式,即「人生的五个房间」,包括卧房、浴室、饭厅、更衣室、办公室等,并且增加了「十正见」的摘要,以加强说明父母亲之恩德。   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这本书的内容,编辑群在此要先说明一下施命师父开示的要旨,主要是在说明人生的三大目标,亦即今世、来生、以及证入涅槃之目标,而以三个阶段来说明:   一、回答「what」,亦即陈述定义;   二、回答「why」,亦即说明目标与目的;   三、回答「how」,亦即教导如何去做。   不过有时候师父也会回答「result」,就是说明做与   不做所导致的结果,这一项端视于听话者是否有意愿去做而决定说与不说。   上述种种,尤其施命师父开示的主要目的,是建议读者在阅读之前必须要先了解及注意的。   编辑群衷心期待这本书能够有效回答家人相处的种种问题,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帮助大众解决家中的难题,将烦躁之家改为温暖之家,进而成为幸福美满的家庭。假使大家能够将好的家人相处之道不断口耳相传下去,可望造就更多幸福美满的家庭,最终营造出一个安康和谐的社会。而培养孩子们成为卓越的善心人士,便是推动社会国家和谐的基础,促进世界和平也必须从家庭的和平出发。     《温暖之家》编辑群 随喜读者们的功德如果问,为何人类在每个时代都致力于研究找寻新的理论,那么答案便是因为人类有与生俱来的无明、苦和恐惧。长久以来,人类始终不知道自己未生之前为何、生来的目的为何、能够有多长的生命、死后将归向何处。关于苦,包括了饥饿、病痛、衰老、垂死种种的苦,以及随之而后的无尽恐惧。愈无知便愈苦,愈苦就愈恐惧,故而人类努力从事各种研究就是为了得到消除无明、苦、恐惧的知识。简而言之,因为人类厌苦好乐,所以积极寻找灭苦致乐的良方,这便是此世间致力研究与学习的出发点。   然而可以观察到的一个重点是,世间各种学科的理论只能兴盛一时,并不足以对治人类与生俱来的无知与无明,这些都使得人类有着无尽的苦。举例来说,人打从娘胎一出生便嚎啕大哭,这就是苦的开头,此后的生命也一直沦落在苦的循环当中,包括失恋的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与人结怨等等苦,这些都来自于人的无明和烦恼,但人们却还要每年庆生,高唱生日快乐歌,藉此暂时忘却存在生命中的诸苦。   事实上,人从一出生开始,生命的实相就是苦,然越苦就越恐惧;而对过去、未来、现在的所有事情越恐惧,生命就越感到痛苦。因此,人开始积极寻找消灭痛苦和恐惧的方法。   有人相信必定存在一个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姑且将这个不知名的关键要素称为「未知因子(Unknown Factor)」,而相信此说法的人也可分为两类:   第一、认为「未知因子」存在于体内;   第二、认为「未知因子」存在于体外。   认为「未知因子」存在于体外的人们,不断向外追求大海、高山、天空、日月星辰等大自然的力量,或者将超越自然界的神力作为生命的依靠。而认为「未知因子」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类人,则相信唯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够解除自身的苦与恐惧。直到正等正觉佛陀才解开了「未知因子」的奥秘,找到去除烦恼最究竟的方法,亦即「苦、集、灭、道」四圣谛。所以,只要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实践,便能够带领我们趣向解脱之道,到达究竟涅槃。(「涅槃」即无苦的状态)   法身寺当初建寺的目的,就是要建造一所真正的寺院,培养真正的出家人以及真正的好人,而最主要是要培养具有正念正知的出家人,信解行证佛陀的教法,以证入涅槃。然随着寺院不断发展,现今法身寺在世界各国已有许多分院,信众也日益增多,致使教导大众修行打坐、解脱烦恼、迈向涅槃之路的弘法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后来,学术发展与寺院管理也被列入重要的工作项目之中。   但是无论寺院如何发展,工作项目如何增多,训练大众成为善士、教导大众修行静坐,进而成为真才实学的出家人,始终是法身寺最主要的建寺目的。因此,即使《温暖之家》是一本有关居士家庭生活的书籍,但是师父的开示仍有一个清楚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引导大众成为好人,并且期待日后成为修行良好的出家人。   事实上,人生有三层目标:一、今世当个快乐的好人;二、来世往生天界;三、证入涅槃。   关于第一项,佛陀时代曾经有居士请教今世快乐之法,佛陀回答有四法,即为:努力赚钱、保护钱财、结交善友、用钱有道。由于金钱乃五家所共,就是大水、大火、小偷、不孝子孙、贪官,所以使用钱财要量入为出,虽然不应该浪费,但是也不要过于小气。而人之所以会浪费钱财,无非是因为夜生活、赌博、喝酒、结交恶友等等,所以结交善友也是守护钱财的有效方法。至于第二层目标,如果想要来世往生天界,便要懂得布施、持戒,并且修习十善法。但若要达到第三层目标,亦即证入涅槃,便必须实践佛陀的教法,过着不放逸的生活,时常念及生命无常,不要耽溺于五欲的享受。也就是要时常静坐,并且在人生的五个房间中学习,如同本书〈附录二〉所说的那样。   最后,我要祝福每一位读者拥有明亮的智慧,过着不放逸的人生,生活快乐,诸事顺遂,身边充满善知识,能够轻易地圆满人生的三层目标,生生世世直到法的究竟。     法身寺副住持 施命法师  ( 帕帕哇那威利雅坤 )…

心中的明月 ดวงจันทร์กลางดวงใจ

Read | Download 充满道德与佛法的心, 饱蕴的是永不泯灭的美丽。     泰文原作者之序   法身寺外语翻译组联络上我的那一天,透露了有意将此书翻译成中文的消息,希望获得作者的同意。当时我内心那份欣喜之情简直难以形容。想不到这本小不起眼、没有丝毫斑斓文采的书,将会被翻译成另一种文字。   此书的内容,刻画的都是我与奶奶相处的真实片段。这些永难泯灭的宝贵记忆,至今仍清晰地烙印在我心板上。时光在它的流程中载走了沿途不少人与物,却无法冲淡奶奶在我心中留下的金言玉语与完美的风范。奶奶透过日常生活简单的言行举止所显露的,能净化心、口、意的种种美德与智慧,在我心中依然晶莹清亮,无亏无缺。   无论是居住于世界上哪个角落的您,假如有缘与奶奶结识,相信都能得到来自奶奶心中同等的爱。因为奶奶就像无私的明月,在每个人的心中平等地遍洒亮丽的佛法之光,让人人都看得见内心纯洁清净的美丽。   不管岁月如何流逝,这轮明月依然会高挂在夜空,为人类驱逐黑暗,直到永远!   施蓉朋 2006年1月9日 于泰国 曼谷 泰文原作者之序   法身寺外语翻译组联络上我的那一天,透露了有意将此书翻译成中文的消息,希望获得作者的同意。当时我内心那份欣喜之情简直难以形容。想不到这本小不起眼、没有丝毫斑斓文采的书,将会被翻译成另一种文字。   此书的内容,刻画的都是我与奶奶相处的真实片段。这些永难泯灭的宝贵记忆,至今仍清晰地烙印在我心板上。时光在它的流程中载走了沿途不少人与物,却无法冲淡奶奶在我心中留下的金言玉语与完美的风范。奶奶透过日常生活简单的言行举止所显露的,能净化心、口、意的种种美德与智慧,在我心中依然晶莹清亮,无亏无缺。   无论是居住于世界上哪个角落的您,假如有缘与奶奶结识,相信都能得到来自奶奶心中同等的爱。因为奶奶就像无私的明月,在每个人的心中平等地遍洒亮丽的佛法之光,让人人都看得见内心纯洁清净的美丽。   不管岁月如何流逝,这轮明月依然会高挂在夜空,为人类驱逐黑暗,直到永远!   施蓉朋 2006年1月9日 于泰国 曼谷 静月思——读《心中的明月》有感——读《心中的明月》有感 没有慷慨激昂的道德说教,也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只有生活中细节之处的自然流露,只有内心最细腻之处的纯净清凉。奶奶的无私与慈悲,亲切与智慧,真如皓空明月,轻洒银光,沁人心脾,把每个人的内心照亮,把每个人的梦想擦亮…… 薄薄一本小书,短短几段回忆,令我们每一个无论与奶奶是否相识的人,都感受到她的慈爱与智慧,在浅浅的接触中得到深深的感触。 很多人都以为,学佛是诵背经文,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因此对只字不识的奶奶所创造的伟大功绩甚为惊诧。而在“奶奶的语言”里,我们就会明白:用纯洁的心说出的慈悲之语,是人类都能懂得的!因为,人有同心,心有同语,而这“同语”便是“慈悲”!正所谓,“因为慈悲,所以懂得。”奶奶纯净的心充满慈悲,所以她能通达佛法之无量智慧,也能懂得“无论从何而来的人”的心,而那些“心”也懂得奶奶的“慈悲”。 奶奶的一生如明月般皎洁无瑕,并且,她以自己的细心与慈爱让周围的人在平常小事中悟出生活真谛,感受佛法的无量功德。很多时候,当我们感到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多,得到了许多功德之时,会很容易自满。而“奶奶的鼓励”却会提醒我们,“有时候,虽然我们心里没有存在着任何坏的思想、坏的感觉,但沉淀在心底的烦恼欲望却依然存在着。只要我们的心纯洁清净就能看得出来。如同这条干净的抹地布,能够再擦出一层不洁但肉眼看不出来的灰尘,令人能更清楚地看到净洁后面藏着的不洁。”这是怎样的一种智慧啊!只有如此不断修行,不断“擦拭”,我们的心才会越来越纯净。这也让我寻到了“果实累累的稻穗”中奶奶“为什么年岁已高,还对身边的人谦虚有礼”的答案! 奶奶的回忆给了我们太多的感悟和力量。静静地想一想,奶奶作为一位只字不识的女子,何以在平常的生活中修行积累了无量功德,成为我们心空中的明月?有些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需要足够的金钱,有些人认为需要高深的学识,有些人认为需要聪明的头脑,而奶奶的伟大功绩告诉我们:需要智慧。这智慧是佛法的无边慈悲,是对万事万物真谛的洞彻,是对修行的精益求精地无止追求。 愿奶奶这轮明月,永远照耀我们的心空,为我们驱逐黑暗,伴我们在修行路上不断前行…… 谨以此文表达我对奶奶的无上敬意!并与各位同修分享和共勉! 合十祝福!   童俊 2008年3月22日 奶奶的树苗奶奶用过早餐以后,伯迪兄(目前的伯迪 阿林才育法师)会踩着三轮车,带着奶奶在法身寺内四处巡视。伯迪兄轻而慢地踩着踏板,轮子缓缓循径而前。奶奶的坐垫下放着除草的工具:铲除草根的小铲、削砍树枝的大刀 、修剪小树枝的剪刀。我则踩着自行车在后跟随着。   寺内的气氛静谧,花草秀丽清馨,树木一片苍翠。檀树、雨树、铁刀木、多花娑罗双等大树蓊郁成林,遮阳顶日,带来沁心的清凉。檀树绽放着黄色的花朵,每逢花季,花香随风处处飘送,满寺芳菲。数日后花瓣会轻轻落下,星散地点缀着绿色的草地。   踩着自行车,耳际传来的是奶奶与伯迪兄谈话的声音。奶奶谈到亲手种植的每一株树,也谈到寺内每一栋由奶奶亲口向善心人士劝捐而来的善款建成的建筑物。每一位善心人士的名字奶奶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