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之家 ครอบครัวอบอุ่น
序言 温暖之家》是一本备受欢迎的书籍,该书搜集了法身寺副住持施命师父从公元1979年至今,每个星期天在法身寺国际法身堂,有关家人相处之道的开示。法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精确地说明了佛陀的教法,使得听众能够清楚地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此书原著为泰语本,出版后普遍受到好评,故而2008年被遴选为第二届世界和平道德会考(World-Pec)的指定参考用书,有英语、华语、日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近十种译本。因此,该书的字字句句已被全世界所有与试者认真地阅读过,并且尝试应用在家庭生活中,而年龄最长者为九十四岁,最小者则仅有五岁。综合以上,本书可说是一本广受世人喜爱及有口皆碑的好书。 为了提高本书的可读性与适用性,今配合华人不同的风土民情与语言使用习惯,增添了部份说明与实例。但再版之《温暖之家》华语本大体上还是以原书为主要内容,主要是添加了「八正道」在日常生活的修习方式,即「人生的五个房间」,包括卧房、浴室、饭厅、更衣室、办公室等,并且增加了「十正见」的摘要,以加强说明父母亲之恩德。 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这本书的内容,编辑群在此要先说明一下施命师父开示的要旨,主要是在说明人生的三大目标,亦即今世、来生、以及证入涅槃之目标,而以三个阶段来说明: 一、回答「what」,亦即陈述定义; 二、回答「why」,亦即说明目标与目的; 三、回答「how」,亦即教导如何去做。 不过有时候师父也会回答「result」,就是说明做与 不做所导致的结果,这一项端视于听话者是否有意愿去做而决定说与不说。 上述种种,尤其施命师父开示的主要目的,是建议读者在阅读之前必须要先了解及注意的。 编辑群衷心期待这本书能够有效回答家人相处的种种问题,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帮助大众解决家中的难题,将烦躁之家改为温暖之家,进而成为幸福美满的家庭。假使大家能够将好的家人相处之道不断口耳相传下去,可望造就更多幸福美满的家庭,最终营造出一个安康和谐的社会。而培养孩子们成为卓越的善心人士,便是推动社会国家和谐的基础,促进世界和平也必须从家庭的和平出发。 《温暖之家》编辑群 随喜读者们的功德如果问,为何人类在每个时代都致力于研究找寻新的理论,那么答案便是因为人类有与生俱来的无明、苦和恐惧。长久以来,人类始终不知道自己未生之前为何、生来的目的为何、能够有多长的生命、死后将归向何处。关于苦,包括了饥饿、病痛、衰老、垂死种种的苦,以及随之而后的无尽恐惧。愈无知便愈苦,愈苦就愈恐惧,故而人类努力从事各种研究就是为了得到消除无明、苦、恐惧的知识。简而言之,因为人类厌苦好乐,所以积极寻找灭苦致乐的良方,这便是此世间致力研究与学习的出发点。 然而可以观察到的一个重点是,世间各种学科的理论只能兴盛一时,并不足以对治人类与生俱来的无知与无明,这些都使得人类有着无尽的苦。举例来说,人打从娘胎一出生便嚎啕大哭,这就是苦的开头,此后的生命也一直沦落在苦的循环当中,包括失恋的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与人结怨等等苦,这些都来自于人的无明和烦恼,但人们却还要每年庆生,高唱生日快乐歌,藉此暂时忘却存在生命中的诸苦。 事实上,人从一出生开始,生命的实相就是苦,然越苦就越恐惧;而对过去、未来、现在的所有事情越恐惧,生命就越感到痛苦。因此,人开始积极寻找消灭痛苦和恐惧的方法。 有人相信必定存在一个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姑且将这个不知名的关键要素称为「未知因子(Unknown Factor)」,而相信此说法的人也可分为两类: 第一、认为「未知因子」存在于体内; 第二、认为「未知因子」存在于体外。 认为「未知因子」存在于体外的人们,不断向外追求大海、高山、天空、日月星辰等大自然的力量,或者将超越自然界的神力作为生命的依靠。而认为「未知因子」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类人,则相信唯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够解除自身的苦与恐惧。直到正等正觉佛陀才解开了「未知因子」的奥秘,找到去除烦恼最究竟的方法,亦即「苦、集、灭、道」四圣谛。所以,只要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实践,便能够带领我们趣向解脱之道,到达究竟涅槃。(「涅槃」即无苦的状态) 法身寺当初建寺的目的,就是要建造一所真正的寺院,培养真正的出家人以及真正的好人,而最主要是要培养具有正念正知的出家人,信解行证佛陀的教法,以证入涅槃。然随着寺院不断发展,现今法身寺在世界各国已有许多分院,信众也日益增多,致使教导大众修行打坐、解脱烦恼、迈向涅槃之路的弘法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后来,学术发展与寺院管理也被列入重要的工作项目之中。 但是无论寺院如何发展,工作项目如何增多,训练大众成为善士、教导大众修行静坐,进而成为真才实学的出家人,始终是法身寺最主要的建寺目的。因此,即使《温暖之家》是一本有关居士家庭生活的书籍,但是师父的开示仍有一个清楚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引导大众成为好人,并且期待日后成为修行良好的出家人。 事实上,人生有三层目标:一、今世当个快乐的好人;二、来世往生天界;三、证入涅槃。 关于第一项,佛陀时代曾经有居士请教今世快乐之法,佛陀回答有四法,即为:努力赚钱、保护钱财、结交善友、用钱有道。由于金钱乃五家所共,就是大水、大火、小偷、不孝子孙、贪官,所以使用钱财要量入为出,虽然不应该浪费,但是也不要过于小气。而人之所以会浪费钱财,无非是因为夜生活、赌博、喝酒、结交恶友等等,所以结交善友也是守护钱财的有效方法。至于第二层目标,如果想要来世往生天界,便要懂得布施、持戒,并且修习十善法。但若要达到第三层目标,亦即证入涅槃,便必须实践佛陀的教法,过着不放逸的生活,时常念及生命无常,不要耽溺于五欲的享受。也就是要时常静坐,并且在人生的五个房间中学习,如同本书〈附录二〉所说的那样。 最后,我要祝福每一位读者拥有明亮的智慧,过着不放逸的人生,生活快乐,诸事顺遂,身边充满善知识,能够轻易地圆满人生的三层目标,生生世世直到法的究竟。 法身寺副住持 施命法师 ( 帕帕哇那威利雅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