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另一个角度 บันทึกธทย นานาชาติ

Read | Download 序言 我们人类的生命正从当代奔往未来,而在勇往直前的道路上,每个人的目标都不相同。即便未来有许多条路可以选,但最后要选择走哪一条,都将由我们自己决定。 当我们身处于漫长的道路上,要抉择前往哪个方向时,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即将前往的这条路,是否树立有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清晰的看见前方的目标,那么就不会在这条道路上迷失方向。但如果我们没有看清前面这条路的目标,就可能会迷失方向,而进入到使生命混乱的道路上,并且还可能一去不再复返。面临人生中的岔道口,你是不是应该正确选择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呢? 有的人看破红尘,苦修佛缘,美好的生命,不是穿金戴银,不是攀龙附凤,只需要简简单单的生活。人生道路是一条螺旋上升的路径,只有昂首阔步,灵活弯转,才能上升至理想的峰顶。 以下是关于一个本来对佛教,没有半点兴趣之人记述出家的日记。起初,他怀着希望启程,一直不断地努力去寻找提升自己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提高。而之前他寻找的方法都是以“随缘”来决定。 直到有一天,当他得知泰国法身寺将举办“国际佛法薪传者短期出家活动”,使得他对佛教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信仰之心。以生命中的另外一种角度去审度自己的人生,一个与众不同的角色,将会让他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呢?以下就是他在参加培训期间,所记录下的出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来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明白,在我们的生命中,坎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选择了错误的路程。 如果哪位有缘人想怀有同样的感触,就应该自己来亲身体验,来寻找生命真正的目标。     吴东东合十                         2010年8月6日 新生活的开始今天是国际短期出家的报到日。在早上的时候,下了一阵小雨,天气非常的凉爽。 来参加本次短期出家的人,来自十九个不 同的国家和地区,年龄相差也很大,最小的十一岁,最大的六十多岁。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肤色也不同,但是能够不远千里,漂洋过海来到这信仰佛教的国度,其实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因信仰三宝,为修功德波罗蜜而来。 其实,来参加此次活动的每个人,对佛教的信仰程度都不一样:有些人想来体会一下出家人的生活,有些人想来训练一下自己的习性,有些人想学习关于佛教的文化等等。但是总的来说,大家都能够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极其光辉灿烂的一笔。 在指导法师简单的致欢迎词之后,辅导法师带领我们来到宿舍,中英组分开来各住一栋。宿舍很大,没有隔间,如一个集体的宿舍,但由于是木房,所以比较的凉快。来到宿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床位,师父说要按照“喷爹”(音译:年龄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序。 在安排好床位之后,我们来到了洗澡房,这是一个公用洗澡间,没有喷头,没有浴缸,也没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品。这里只有水桶、水瓢,还有简单的日常用品。那时,我心想:从这一刻起,真正的修梵行就要开始了。 之后,辅导法师简单地介绍一些洗澡的注意事项:洗澡的时候不能站着,跪着是最好的,刷牙和洗脸也是如此。刚说完,有些人便发出了一阵惊叹声。 我自己在心里也默默的想:天啊,这种规定从出生到现在,还是头一次听到!之后“跪着”这个词就一直不停地在我的头脑里打转,而最后折射的感觉就是,我两边的膝盖从此之后要进行苦修了。 接着师父继续介绍到:用完后的毛巾和水瓢等等要清理干净,并整齐地摆放回原位。因为师父介绍的这些条规跟日常生活习惯有太多的不一样,可心里想到自己已经决心来培训,做真正的出家人,那么就应该改掉身上不良的行为,开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看来这一切的改变还得慢慢来实行了。 介绍完之后,我就尝试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跪着洗澡,感觉真的不一般,除了两边的膝盖在“受刑”之外,其他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由于今天是报到日,所以在处理完个人的事务之后,我们就来到禅堂听师父开示半个多小时,就回宿舍休息了。当然从明天开始,就要凌晨四点半准时起床。这个时间段只有失眠我早起,但在正常的情况下,还真没有起过那么早。 今天感觉良好,既激动又新鲜,体会到了一些不一般的生活方式,但愿接下去的时间里,自己能慢慢地适应并越来越好!既来之则安之,要好好的适应一下,于是自己也便早早的就进入了梦乡。     心得体会 人生在世,自从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不断地追求物欲方面的满足,并疯狂的汲取。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中,不必拥有太多东西。只需要几套保暖的衣服,一个遮风挡雨的小房子,有足够温饱的食物,以及保护好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这就足够了。这就能让我们拥有幸福感了,而这种幸福就是来源于知足。 知足的人生,不用想太多,说太多,做太多,平平淡淡,清净心安,便是一种无上快乐的生活。 新鲜空气今天是进入觉悟村正式培训的第一天。因为七月份是泰国的雨季,所以在凌晨四点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天气显得格外的凉爽。可能还没有适应这个新环境,半夜的时候,醒了很多次,而等到自己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正好是凌晨的四点半了。 今天是我们作为佛法薪传者正式训练的第一天,感觉大家的精神都很饱满,而早课则被安排和英文组一起上。 当我们进入禅堂,按照“喷爹”的顺序坐好之后,带领我们上第一堂早课的辅导法师也面带笑容地走了进来。等师父坐好之后,英文组的一位师兄,就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带领我们一起向佛陀三顶礼,然后再向师父三顶礼,最后以跪坐的方式进入这个时段的主题—诵早课。   虽然是第一次早课,但是大家都非常的认真,也诵念得很整齐。但我总感觉有一种在念古代书斋的味道,不知道为什么,可能现场的气氛,也可能是自己还处在半睡半醒中。 当诵念完早课,才是凌晨五点半。我想接下来应该是打坐的时间,但可能是第一天的缘故,师父并没有按套路出牌,不是进行半个小时的打坐,而是先给我们开示佛法。 等到师父开示完,时钟也刚好指向六点整,我们也就这样上完了第一天的早课。接下来的六点到七点,是一天当中最为光荣的劳动时间。 劳动不仅可以活动筋骨,还可以整理事务,感觉真的很好。因为是第一天,所以还没有具体的安排表出来,自己则被临时安排在了整理宿舍的组里面。 其实正规的安排应该是有六个组,分别为食物组、洗衣组、宿舍组、禅堂组、卫生间组和办公室组,每一个组的劳动人数根据劳动的轻重来做安排,例如洗衣组的工作量比较大,所以被安排有十个人数左右,而打扫办公室的工作量相对较少就安排三个人。 第一天,大家都很积极,干劲十足。感觉每个佛法薪传者都本着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在努力的一边劳动一边积累功德。…

真正的智者 บัณฑิตที่แท้จริง

Read | Download 前言 《真正的智者》一书收录了素汶查颇法师所开示的法语。缘起于詹孔诺雍老奶奶的诵念阿毗昙经的仪式上,承蒙法师慈悲开示,追思叙说老奶奶的德行和生平事迹。法语中措词虽简短,但多以极富寓意的口语语句为主,全然展现出老奶奶的一生,既简朴又高尚的生活方式。以及奶奶深厚圆满的德行,足以让所见所闻之人赞叹不已,亦心悦诚服。 编者当日听闻这些法语之际,心中顿时生起一股温馨的幸福感,老奶奶那完美无瑕的修养与德行栩栩如生浮现脑海,往昔与老奶奶相知相处的清晰画面历历在目,让每个修得内在清静之人法喜盈满。于是到素汶查颇法师座前拜请应允将这些法语编辑成书,作为一份上佳礼物来赞扬老奶奶的丰功伟绩。2006年1月19日再次举办老奶奶诞辰纪念日的当天,素汶查颇法师慈悲,终于首肯让这些珍贵的法语汇集成书,惠及更多的后人。与此同时,施命法师(法身寺副住持)也慈悲地给予肯定和指导。于此,再次感谢师父的慈悲及支持。 《真正的智者》一书的出版,编者祈望修波罗蜜者能从中受益,也能获得启发与指引。再者,愿以编辑此书的功德,供养佛法僧三宝,以及给予我们伟大恩德的詹孔诺雍优婆夷老奶奶。 编辑者 人事发展部 2006年1月19日 好一位真正智者今天,师父借用这个殊胜的机缘,给诸位大德说说关于奶奶的一些事迹与德行。 活至今日,师父的生命可以说,总是充满着许多美好的事情。其中最具意义的,就是有缘遇见了奶奶,一位真正的智者。认识奶奶之后,师父凭借奶奶的功德及才能,整个生命方能朝往正确与美好的大道迈进。 这段历史追溯至公元1967年,当年师父还是一名农业大学大一的学生。有缘首次听闻奶奶的名字与故事时,为之震撼而深植心中。暗自誓愿有朝一日必定拜见奶奶。次年年底,师父终于如愿在北榄寺的佛法实践之家见到了奶奶。 初次见到奶奶,印象至深的是她那副瘦小的身材,年纪虽近60岁,行动举止却是特显灵巧,并殷勤地招呼到来的人。由于当天坐的位置很靠近奶奶,清清楚楚地观察到奶奶那双既深邃又明亮的眼睛。师父从未见过谁曾拥有如此明亮深邃的眼眸。一双清亮的眼神也正表露出奶奶那颗无比纯净光亮的心灵。奶奶个子虽显瘦小,但在师父心中却是那么的壮伟。打从那天相遇相识后,师父立意要跟随着奶奶,好好用心地修习禅坐。 奶奶以慈悲为怀,对师父关爱有加,时时细心地指导师父的修行打坐,师父也认真地跟随着练习修行。年轻人平常会到各地吃喝玩乐,但师父当年约17岁,就开始频频到寺院去。还记得在头一年里,都会坚持一周内有两三天,跟随着农大的师哥师姐们,一起去到北榄寺的佛法实践之家。 师父当年犹如一棵小树苗,在奶奶的精心呵护下,得以茁壮成长。随着时光的流逝,小树苗历经漫长的成长,今天,可说是已成长为参天大树了。师父虽不是天天去见奶奶,但感觉上却是天天见。在那些相处的日子里,越来越亲近奶奶,奶奶说什么,师父都会深信照做,一一实践。 与奶奶相知共处,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师父见证到许多关于奶奶的事迹,让师父逐步慢慢地积累着信心,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奶奶德行第一,是众弟子的优秀典范,也是每个人生命中所需具备的品德。不可否认,奶奶所制定的德行,对师父的生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深铭记在心,以之作榜样,遵循实践直至今日。 师父曾在1988年写下一首诗,对奶奶的昔日事迹做出简单的描述,当时正好与奶奶相识20年。由于师父不是诗人,无法写出美妙的诗词,也没有韵律感,就只是普普通通的诗句而已。那只因心里有所感触而突然想起奶奶,即随兴下笔写几句简短的诗句。 事源于师父翻阅着一本泰国航空的书籍,书中内容大都是介绍一些优美的旅游景点,吸引游人认为那是值得一游的地方。在阅读地过程中,师父突然感叹到:世人透过花钱周游世界,从中得以了解世界。而那一瞬间也触动师父想起了奶奶:就有那么一个人,无需游历天下,却能明了世间的一切。也正因从未踏出国门半步,才对世间有如此清晰明确的认识。师父当下动笔写下诗歌,并以此来缅怀奶奶。此诗只有八句却极富内涵,诗句如下:     好一位真正智者 世界未曾作一游 寮房虽小恒修定 洞悉世界智能大 广袤无垠的心怀 浩瀚如海纳百川 晶莹剔透光璀璨 慈慧普照世间人 素汶查颇法师 1988年作 当年师父写下这首诗的本意,不过是留给自己读一读而已。奶奶那时也尚未担任功德衣法会的主席,况且也无机缘向人展示其内容。于是诗句作好后也就被收藏起来,直至今日。今天在这特具意义,既吉祥又殊胜的日子里,是时候该给大家展露一下诗中含义了。 每一诗句中,都蕴含着奶奶高尚的德行,以及众多说不完的美好事迹。 “好一位真正智者”这开头的诗句,虽是短短数字却代表着众弟子的心声,相信大家内心深处都想说:“我的奶奶确实是一名真正的智者!”。自我们见到奶奶的那一刻,就能立即感受到她那高尚的德行。那时候,每次看见奶奶,对于每个弟子,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时时关怀着他们的学业,劝勉他们要认真学习,好好地完成学业,涉及世俗与佛法的知识都该深层次的认识。这正是奶奶内心的愿望。 之所以说得如此肯定,凡是了解奶奶的人,必定知道过去的故事,当法胜法师打算出家时,奶奶曾劝法胜法师说:“你先去完成大学的学业,再来出家吧。” “先完成大学的学业”是奶奶对每位弟子的基本要求,以法胜法师首居第一。奶奶看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要求每位弟子先要完成本科学业。每当奶奶说及自己的学历时,总会说:“奶奶没有机会上学,连最基本的字母都看不懂,你们有机会到学校里学习,可要努力地完成学业。如此才不会被人说,读书还没毕业却逃躲到寺院来。”每一位弟子都会听从奶奶的遵循。像法胜法师,虽然非常热爱佛法,也热衷于打坐,但也以完成学业为重,先作一名世俗中的博学者。 法胜法师与施命法师率先自大学毕业,紧随其后的师弟师妹们也纷纷毕业于大学。此外,奶奶还说:“完成了本科学业,成为有学之士;在打坐修行上,也要有所建树。”在这之后,尤其处于建寺初期,奶奶会经常提醒道:“你们都是本科毕业,获取了学位,具备了丰富的学识,应该相互学习,让理论结合实践,发挥你们的才干。”与此同时,奶奶也经常提醒大家说:“你们都是饱读诗书之士,工作可别落于人后。” 在大家聚在一起建立寺院的那段时间里,师父总听着奶奶赞扬每一位有学之士,勉励及支持大家完成本科学业。每当奶奶聊到这个话题时,师父的内心深处总觉得有话说,却不知要说些什么或从何处说起。师父当时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所懂得的只是一些专业上的知识,那不过是作为世间求职谋生的工具。论及真正的知识,实在比不上奶奶。奶奶在修行上所领悟到的知识,足以运用到来生来世的生命路程中。由于自知之明,心中虽是有了感受,却难以表达。 深藏于心的感觉就如此一晃而过,直至1988年与奶奶相识了20年,才找到心中要说的语句:好一位真正智者。那时提笔写下这第一句诗时,才真正地意识到想要对奶奶说的是:我的奶奶是一位真正的智者。   “智者”泛指有才智之人。但是现代人更多理解为大学毕业的有学之士。智者一词本是一个古远时代就已存在的名词,连佛陀开示“吉祥经”时已经使用这一辞。现今可将“智者”的定义分作两个层次: 首层含义:概指获得学士学位以上之人,从本科、硕士,及至博士学位都称之为大学毕业的智者。奶奶就是如此地称赞我们。   次层定义:在三十八道吉祥法则说道: 勿近愚痴人, 应与智者交, 尊敬有德者, 是为最吉祥。 《吉祥经》中的“智者”,早在两千多年前已蕴含了深层意义。师父有幸遇到奶奶,让师父的生命迈上善道。这正好应合着吉祥经中,所谓“智者”的涵义是那么的不同凡响。 相信大家都知道,即便是作为大学毕业的智者,有时候也还会无法分辨两者之间的对与错,善与恶,以及该与不该做的事。这样的智者因而无法保证自己不会堕落地狱或恶道。如果有善缘结交到如《吉祥经》中的智者,必会让我们的生命充满辉煌。一如佛陀所说:“此乃最高尚的吉祥”。 奶奶正如第二层次含义中的智者,是确确实实的智者。修行具足圆满,让奶奶彻底了解一切的法(概括人、事、物和现象);心也全然静定,故得见佛法。佛法越是清晰明亮,越能清澈看透万物万象的真相,了知程度已具足清楚的,明确无误的分辨能力,明晰知道正义与邪恶,功德与恶业,正确与错误,以及纯净与浑浊。既已如此明确辨别出万象的正反面,就能让生命常处于正道之中,盈溢着幸福。 作为智者,就是一位具足大智慧,明了一切法之人,是“真正的智者”,了知一切法并认识到法无与伦比的价值。所以,不仅智者本身生命吉祥,所遇见的人事物也皆繁荣美好;即便是来跟随的人,也必定拥有一个繁荣的生命。这就是师父当初在第一句诗词写下“好一位真正智者”的缘由,因为奶奶是一位真正的智者。 要成为大学毕业生的智者,就得完成必修课程。在整个修学过程中需作背诵与理解,还得应付重重的考试,取得考试成绩及格才能完成大学,获得学位证书,成为大学毕业的智者。在精进攻读之时,为了要增长学识,还得花很多时间到图书馆内饱览群书,还要有很强的记忆力来帮助学业。可是师父反复听着奶奶说自己目不识丁时,总觉得奶奶虽说不识字,却能让心完全止定,真是难能可贵。自从跟随通素奶奶与北榄寺祖师深修之后,奶奶禅修持之以恒,静定的境界越发高深不可测。即便从未在书本上获取知识,但修定的功力娴熟,可从内在的静定中了知一切,深博的知识必定不断地增长。 奶奶曾讲过:世俗的知识五花八门,繁多得永远学不完;而佛法的知识又何其渊博深广,怎能学得完。佛陀住世时就提及所说的法,仅似手上数片的叶子罢了,没说的法,像森林里树叶那般。因此学无止境!世俗的知识需要经过背诵后才记得住,那是一种外在的认知。奶奶所认知的佛法,需要往内去钻研,得依靠静定的心不断地进入内在。我们的奶奶是北榄寺祖师的嫡传弟子,深修法身法门已达纯熟完美的境界,因此奶奶所确知的一切实属无价之宝。 拥有世俗的知识,仅是为了认知世界,所知的范围缺乏完整,无法达到认知整个世界。然而奶奶内在佛法知识之境界深广无比,就曾比喻说整个世界也可以被收纳心中,而且所占用的空间也仅是一小角而已。由此可见,奶奶实属一位卓越的智者,是佛法智者。所以才有了此诗句:好一位真正智者。…

THE LAW OF KAMMA กฏแห่งกรรม

Read | Download The Law of Cause and Effect   Introduction Human beings are uniquely different from birth in terms of our looks, our social standing, our economical status, etc. What then causes us to be uniquely different? The Lord Buddha discovered that our uniqueness was determined by our distinctly different past overall Kamma. The…

Pages to Happiness

Read | Download Preface“Happiness” is the most preferred term to describe what all people are searching for. Whether or not they are children or adults, men or women, young or old, rich or poor; everyone searches for happiness. However, how many of these people know how to accumulate real happiness in their lives? In either…

The Sun of Peace (English)

Read | Download ForewordThe sun is a great source of energy. It leads the solar system as well as supporting all of the celestial bodies. The sun’s rays benefit all. The sunlight provided is of inherently good value to the creatures of the earth. From the genesis to the demise of earth’s creatures, the sun…

Start Meditation Today

Read | Download 1 Why Meditate?  No happiness surpasses peace of mind. Buddhist Proverb   Human endeavour all down the ages has sough to improve our quality of life, whether it be in the medical, technological or social spectrums. We have possibly come as far as we can in overcoming the problems solvable by material…

LUANGPU WAT PAKNAM

Read | Download Teaching LaypeopleThe following are some of Luangpu’s teachings addressed to laypeople:   Acquire Dhamma “To be born human is very difficult indeed. To be born human and come upon Buddhism is even more difficult. This is great blessing! Don’t let this blessing go to waste. Acquire the knowledge of Dhamma. Practice it.…

Khun yai’s Teachings

Read | Download SELF [1-15] Examine yourself Contemplate with dhamma Save yourself first Rely on yourself How to relieve suffering Teach yourself Look within yourself Do it for yourself Dhamma is your refuge Love yourself Create blessings for yourself Improve yourself Rely on merit For your own benefit and for the benefit of others It’s…

Golden Age of Inner Peace

Read | Download Contents Preface Chapter 1 Where Does Peace Begin? Chapter 2 Peace, and War, Begins in the Mind Chapter 3 What Do Humans Really Want? Chapter 4 The Easiest Path to Happiness Chapter 5 Great Master and Follower of Peace Chapter 6 Dr.Michael Nobel’s Endorsement Chapter 7 Speech of Luang Por Dhammajayo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