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智者 บัณฑิตที่แท้จริง
Read | Download 前言 《真正的智者》一书收录了素汶查颇法师所开示的法语。缘起于詹孔诺雍老奶奶的诵念阿毗昙经的仪式上,承蒙法师慈悲开示,追思叙说老奶奶的德行和生平事迹。法语中措词虽简短,但多以极富寓意的口语语句为主,全然展现出老奶奶的一生,既简朴又高尚的生活方式。以及奶奶深厚圆满的德行,足以让所见所闻之人赞叹不已,亦心悦诚服。 编者当日听闻这些法语之际,心中顿时生起一股温馨的幸福感,老奶奶那完美无瑕的修养与德行栩栩如生浮现脑海,往昔与老奶奶相知相处的清晰画面历历在目,让每个修得内在清静之人法喜盈满。于是到素汶查颇法师座前拜请应允将这些法语编辑成书,作为一份上佳礼物来赞扬老奶奶的丰功伟绩。2006年1月19日再次举办老奶奶诞辰纪念日的当天,素汶查颇法师慈悲,终于首肯让这些珍贵的法语汇集成书,惠及更多的后人。与此同时,施命法师(法身寺副住持)也慈悲地给予肯定和指导。于此,再次感谢师父的慈悲及支持。 《真正的智者》一书的出版,编者祈望修波罗蜜者能从中受益,也能获得启发与指引。再者,愿以编辑此书的功德,供养佛法僧三宝,以及给予我们伟大恩德的詹孔诺雍优婆夷老奶奶。 编辑者 人事发展部 2006年1月19日 好一位真正智者今天,师父借用这个殊胜的机缘,给诸位大德说说关于奶奶的一些事迹与德行。 活至今日,师父的生命可以说,总是充满着许多美好的事情。其中最具意义的,就是有缘遇见了奶奶,一位真正的智者。认识奶奶之后,师父凭借奶奶的功德及才能,整个生命方能朝往正确与美好的大道迈进。 这段历史追溯至公元1967年,当年师父还是一名农业大学大一的学生。有缘首次听闻奶奶的名字与故事时,为之震撼而深植心中。暗自誓愿有朝一日必定拜见奶奶。次年年底,师父终于如愿在北榄寺的佛法实践之家见到了奶奶。 初次见到奶奶,印象至深的是她那副瘦小的身材,年纪虽近60岁,行动举止却是特显灵巧,并殷勤地招呼到来的人。由于当天坐的位置很靠近奶奶,清清楚楚地观察到奶奶那双既深邃又明亮的眼睛。师父从未见过谁曾拥有如此明亮深邃的眼眸。一双清亮的眼神也正表露出奶奶那颗无比纯净光亮的心灵。奶奶个子虽显瘦小,但在师父心中却是那么的壮伟。打从那天相遇相识后,师父立意要跟随着奶奶,好好用心地修习禅坐。 奶奶以慈悲为怀,对师父关爱有加,时时细心地指导师父的修行打坐,师父也认真地跟随着练习修行。年轻人平常会到各地吃喝玩乐,但师父当年约17岁,就开始频频到寺院去。还记得在头一年里,都会坚持一周内有两三天,跟随着农大的师哥师姐们,一起去到北榄寺的佛法实践之家。 师父当年犹如一棵小树苗,在奶奶的精心呵护下,得以茁壮成长。随着时光的流逝,小树苗历经漫长的成长,今天,可说是已成长为参天大树了。师父虽不是天天去见奶奶,但感觉上却是天天见。在那些相处的日子里,越来越亲近奶奶,奶奶说什么,师父都会深信照做,一一实践。 与奶奶相知共处,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师父见证到许多关于奶奶的事迹,让师父逐步慢慢地积累着信心,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奶奶德行第一,是众弟子的优秀典范,也是每个人生命中所需具备的品德。不可否认,奶奶所制定的德行,对师父的生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深铭记在心,以之作榜样,遵循实践直至今日。 师父曾在1988年写下一首诗,对奶奶的昔日事迹做出简单的描述,当时正好与奶奶相识20年。由于师父不是诗人,无法写出美妙的诗词,也没有韵律感,就只是普普通通的诗句而已。那只因心里有所感触而突然想起奶奶,即随兴下笔写几句简短的诗句。 事源于师父翻阅着一本泰国航空的书籍,书中内容大都是介绍一些优美的旅游景点,吸引游人认为那是值得一游的地方。在阅读地过程中,师父突然感叹到:世人透过花钱周游世界,从中得以了解世界。而那一瞬间也触动师父想起了奶奶:就有那么一个人,无需游历天下,却能明了世间的一切。也正因从未踏出国门半步,才对世间有如此清晰明确的认识。师父当下动笔写下诗歌,并以此来缅怀奶奶。此诗只有八句却极富内涵,诗句如下: 好一位真正智者 世界未曾作一游 寮房虽小恒修定 洞悉世界智能大 广袤无垠的心怀 浩瀚如海纳百川 晶莹剔透光璀璨 慈慧普照世间人 素汶查颇法师 1988年作 当年师父写下这首诗的本意,不过是留给自己读一读而已。奶奶那时也尚未担任功德衣法会的主席,况且也无机缘向人展示其内容。于是诗句作好后也就被收藏起来,直至今日。今天在这特具意义,既吉祥又殊胜的日子里,是时候该给大家展露一下诗中含义了。 每一诗句中,都蕴含着奶奶高尚的德行,以及众多说不完的美好事迹。 “好一位真正智者”这开头的诗句,虽是短短数字却代表着众弟子的心声,相信大家内心深处都想说:“我的奶奶确实是一名真正的智者!”。自我们见到奶奶的那一刻,就能立即感受到她那高尚的德行。那时候,每次看见奶奶,对于每个弟子,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时时关怀着他们的学业,劝勉他们要认真学习,好好地完成学业,涉及世俗与佛法的知识都该深层次的认识。这正是奶奶内心的愿望。 之所以说得如此肯定,凡是了解奶奶的人,必定知道过去的故事,当法胜法师打算出家时,奶奶曾劝法胜法师说:“你先去完成大学的学业,再来出家吧。” “先完成大学的学业”是奶奶对每位弟子的基本要求,以法胜法师首居第一。奶奶看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要求每位弟子先要完成本科学业。每当奶奶说及自己的学历时,总会说:“奶奶没有机会上学,连最基本的字母都看不懂,你们有机会到学校里学习,可要努力地完成学业。如此才不会被人说,读书还没毕业却逃躲到寺院来。”每一位弟子都会听从奶奶的遵循。像法胜法师,虽然非常热爱佛法,也热衷于打坐,但也以完成学业为重,先作一名世俗中的博学者。 法胜法师与施命法师率先自大学毕业,紧随其后的师弟师妹们也纷纷毕业于大学。此外,奶奶还说:“完成了本科学业,成为有学之士;在打坐修行上,也要有所建树。”在这之后,尤其处于建寺初期,奶奶会经常提醒道:“你们都是本科毕业,获取了学位,具备了丰富的学识,应该相互学习,让理论结合实践,发挥你们的才干。”与此同时,奶奶也经常提醒大家说:“你们都是饱读诗书之士,工作可别落于人后。” 在大家聚在一起建立寺院的那段时间里,师父总听着奶奶赞扬每一位有学之士,勉励及支持大家完成本科学业。每当奶奶聊到这个话题时,师父的内心深处总觉得有话说,却不知要说些什么或从何处说起。师父当时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所懂得的只是一些专业上的知识,那不过是作为世间求职谋生的工具。论及真正的知识,实在比不上奶奶。奶奶在修行上所领悟到的知识,足以运用到来生来世的生命路程中。由于自知之明,心中虽是有了感受,却难以表达。 深藏于心的感觉就如此一晃而过,直至1988年与奶奶相识了20年,才找到心中要说的语句:好一位真正智者。那时提笔写下这第一句诗时,才真正地意识到想要对奶奶说的是:我的奶奶是一位真正的智者。 “智者”泛指有才智之人。但是现代人更多理解为大学毕业的有学之士。智者一词本是一个古远时代就已存在的名词,连佛陀开示“吉祥经”时已经使用这一辞。现今可将“智者”的定义分作两个层次: 首层含义:概指获得学士学位以上之人,从本科、硕士,及至博士学位都称之为大学毕业的智者。奶奶就是如此地称赞我们。 次层定义:在三十八道吉祥法则说道: 勿近愚痴人, 应与智者交, 尊敬有德者, 是为最吉祥。 《吉祥经》中的“智者”,早在两千多年前已蕴含了深层意义。师父有幸遇到奶奶,让师父的生命迈上善道。这正好应合着吉祥经中,所谓“智者”的涵义是那么的不同凡响。 相信大家都知道,即便是作为大学毕业的智者,有时候也还会无法分辨两者之间的对与错,善与恶,以及该与不该做的事。这样的智者因而无法保证自己不会堕落地狱或恶道。如果有善缘结交到如《吉祥经》中的智者,必会让我们的生命充满辉煌。一如佛陀所说:“此乃最高尚的吉祥”。 奶奶正如第二层次含义中的智者,是确确实实的智者。修行具足圆满,让奶奶彻底了解一切的法(概括人、事、物和现象);心也全然静定,故得见佛法。佛法越是清晰明亮,越能清澈看透万物万象的真相,了知程度已具足清楚的,明确无误的分辨能力,明晰知道正义与邪恶,功德与恶业,正确与错误,以及纯净与浑浊。既已如此明确辨别出万象的正反面,就能让生命常处于正道之中,盈溢着幸福。 作为智者,就是一位具足大智慧,明了一切法之人,是“真正的智者”,了知一切法并认识到法无与伦比的价值。所以,不仅智者本身生命吉祥,所遇见的人事物也皆繁荣美好;即便是来跟随的人,也必定拥有一个繁荣的生命。这就是师父当初在第一句诗词写下“好一位真正智者”的缘由,因为奶奶是一位真正的智者。 要成为大学毕业生的智者,就得完成必修课程。在整个修学过程中需作背诵与理解,还得应付重重的考试,取得考试成绩及格才能完成大学,获得学位证书,成为大学毕业的智者。在精进攻读之时,为了要增长学识,还得花很多时间到图书馆内饱览群书,还要有很强的记忆力来帮助学业。可是师父反复听着奶奶说自己目不识丁时,总觉得奶奶虽说不识字,却能让心完全止定,真是难能可贵。自从跟随通素奶奶与北榄寺祖师深修之后,奶奶禅修持之以恒,静定的境界越发高深不可测。即便从未在书本上获取知识,但修定的功力娴熟,可从内在的静定中了知一切,深博的知识必定不断地增长。 奶奶曾讲过:世俗的知识五花八门,繁多得永远学不完;而佛法的知识又何其渊博深广,怎能学得完。佛陀住世时就提及所说的法,仅似手上数片的叶子罢了,没说的法,像森林里树叶那般。因此学无止境!世俗的知识需要经过背诵后才记得住,那是一种外在的认知。奶奶所认知的佛法,需要往内去钻研,得依靠静定的心不断地进入内在。我们的奶奶是北榄寺祖师的嫡传弟子,深修法身法门已达纯熟完美的境界,因此奶奶所确知的一切实属无价之宝。 拥有世俗的知识,仅是为了认知世界,所知的范围缺乏完整,无法达到认知整个世界。然而奶奶内在佛法知识之境界深广无比,就曾比喻说整个世界也可以被收纳心中,而且所占用的空间也仅是一小角而已。由此可见,奶奶实属一位卓越的智者,是佛法智者。所以才有了此诗句:好一位真正智者。…